近几年来,因能见度过低而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屡有发生,因此对能见度测量仪器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低能见度对轮渡、民航、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和电力供应以至于市民的日常生活都会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就能见度自 动观测仪的工作原理及构造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使大家对此仪器有进一步的了解。 能见度仪测量原理-能见度仪器报价AVS能见度传感器测量原理 TS AVS系列能见度仪具有前散射仪器的所有性能特点,它通过对采样区悬浮颗粒发出小于90 度的前向散射光的测量而实 现;能见度仪的采样区由发送器发射光路与接收器的接收光路交叉部分决定。显然,它不同于***测量的总消光系数,前 向散射仪只测量一定角度的散射系数,也即在*前散射角附近的较窄的散射角。 普遍认可计算白天和夜间的能见度需要测量总消光系数,而不是一定角度的散射系数,因此有必要表明一定角度的散射系 数在特定的条件下与总大气消光系数有确定比例关系,总大气消光系数包括全范围内散射和吸收光线之和。在能见度测量小 于100km 以内时,雾,烟、灰霾、扬尘或扬沙等悬浮物及各种类型的降水量决定了可见和近可见光线在大气中的消光作用, **过100km距离,分子物质的散射才发挥作用;而悬浮颗粒和降水的吸收作用与其散射作用相比可以忽略不计。鉴于以上理 由,在能见度小于100km时,总散射系数可以等于总消光系数。这一结论,在各种*试验中得到认证。 下面应确认利用有角度的散射系数的测量与总散射系数测量的结果是一致的。有角度的散射系数可分为2 个部分:相位角 函数和总散射系数。用有角度的散射系数代替总散射系数,只有当相位角函数为常数时才可实现,并且测量应保证在所有天 气条件下都有效。研究表明:在散射角35 到55 度区域,对任何级别的薄雾和雾,相位角的变化非常小,因此,使用有角度 的散射系数代替总的散射系数是可行的,这也是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实现的依据。TS AVS系列能见度仪全部采用45度散射角, 因为该角度不仅保证了在雾、烟幕、灰霾、扬尘测量的准确性,也保证了在降雪测量中有效性。